預防性維護|劣化因素:水 - 介紹

原文出處:Agent of Deterioration: Water


劣化因素:水

David Tremain

目錄
    前言
    控制策略
    案例
        案例 1. Perth-Andover Flood, New Brunswick
        案例 2. Cumberland Heritage Village Museum Flood, Ontario
    參考資料(重要參考書目)

前言

本節探討液態的水,也包含凝結和濕度上升造成的潮濕。(請至不正確的相對濕度,進一步了解水蒸氣)。本文列出藏品水損的主要狀況,並提供策略預防或降低此類情形發生。本章並未說明損壞的修復方法。


表 1、造成水損的主要因素

自然

技術/機械

意外

暴雨

風暴

颶風

霰、冰雹、冰爆

暴洪

漸漲的洪水

海嘯(若位在地震帶沿岸)

春季消融或逕流

冰塞

高水位

位在水域(河川湖泊或水壩)旁或附近

下水道故障/阻塞

灑水系統故障(因結凍或建造工程)

屋頂漏水

暖氣系統、通風系統、或冷氣系統(HVAC)漏水

滿出來的水槽、馬桶、水管(因阻塞或無法負荷)

阻塞的雨水溝

特殊場合、社交聚會等不當用水

建造工程或整修用水

絕緣不當的建築

暴風雨時的水管和下水道(無法負荷)

清潔化學品溢漏的用水

因火災造成的損壞(灑水系統啟動或/滅火水柱)

令人挫敗的是水分造成的損害在保存機構相當常見。可能是因為自然因素、技術問題或機械故障。然而,在文化機構大部分水相關的問題都是因為意外或不慎造成。許多管理人員低估偶發情形的可能性和影響,如漏水。通常會使用地下室擺放藏品及檔案存放,可能只是「暫時」但也常會將裝箱物資置於地上。許多博物館購入的紙本文件和小型文物的收藏容器為無酸,但鮮少機構會考慮購入聚丙烯(PP)瓦楞板製成的防水容器。典型造成水損的部分因素及狀況列於表 1 中。


博物館物品大部分的材質都很容易受水分影響,且即使是短暫接觸水分也會造成嚴重損壞,而其他物品可較長時間接觸水分而不受損。此情形會因組成各物品的材質組合和範圍而變得複雜。此外,水對各物品造成的損壞程度會大幅度受到材質降解的狀況影響(也就是損壞程度會增加)。例如:損壞、酸性的木漿紙會吸收更多水分,造成更嚴重的水漬和「水痕」。一般常見博物館材質會受到的大略損壞種類列於表 2。

2、部分博物館材質水損狀況

材質

水損狀況

骨頭

可能出現裂痕和變形、汙漬、膠原蛋白降解、牙齒(頭骨)鬆動、物理性質脆弱(取決於最初如何清潔)

書籍

軟化、變形、墨水和染料暈染、汙漬;皮革裝訂軟化、變形、後續變硬(乾燥之後)

陶瓷

多孔表面污漬、鹽分或表面薄層(考古方面)消失

玻璃

加劇現有的玻璃「病」

角蛋白

羽毛纏結成塊、染料暈染

皮革

植物鞣製之物品縮水、變形、汙漬、膠原蛋白降解變成明膠

金屬

活性金屬(如鐵金屬)腐蝕、加劇目前的腐蝕狀況

畫作

剝離、膠和水溶性罩染溶解、凡尼斯白化、木板變形、畫框或內框接合處鬆脫、帆布變形(起皺)

紙質

軟化、墨水暈染、汙漬、水痕、變形(起皺)

相片

紙基軟化、明膠膨脹、汙漬、感光乳劑剝離、染料暈染

植物材質

收縮、變形、汙漬、黏著劑溶解

塑膠

多孔表面汙漬

甲殼

多孔表面汙漬、粉化

石材

多孔表面汙漬

織品

染料暈染、汙漬

木質物品

收縮、變形、汙漬、開裂、剝離、凡尼斯白化、接合處鬆托、膨脹

任何有機物品

黴菌

留言